骨癌

骨癌是因為骨骼細胞異常和不受控制增生所致,腫瘤分為良性或惡性。

良性腫瘤不屬於癌性,亦不會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或侵襲周圍組織。

惡性腫瘤屬於癌性,會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和侵襲周圍組織,這種蔓延過程稱為擴散,可引起其他器官的繼發性癌症。
骨癌的類別
骨癌的類別
骨癌可為原發性或繼發性。
  • 原發性骨癌始發於骨骼細胞。
  • 繼發性骨癌在其他器官始發,但擴散至骨骼。這種癌症的表現與擴散的源頭癌症相同,不似骨癌。
原發性骨癌分為多類。各主要類別:
  • 骨肉瘤─ 這是最常見的骨癌,患者以10至20歲兒童和年青人為多,但任何年齡的人也有機會患上,當中男性發病率略高於女性。
  • 尤文氏肉瘤─ 這種癌症多見於10至20歲兒童和青年人,一如骨肉瘤,男性發病率略高於女性,此外亦可發生於人體其他軟組織,例如肌肉。
  • 軟骨肉瘤─ 這是第二最常見的骨癌,患者以40至60歲人士為多,始發於關節的軟骨細胞。
  • 梭形細胞肉瘤─ 這類骨癌分為四種:未分化骨肉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纖維肉瘤及平滑肌肉瘤。四者表現均與骨肉瘤相似,但患者以成年人較多。
骨癌的成因
骨癌的成因至今未明,有關研究仍持續進行,但以下因素會增加骨癌風險:
  • 曾接受放射治療─ 若過去曾患癌症而需接受大量放射治療,該處演變骨癌的機會會略高。
  • 佩吉特氏病─ 這種骨病會令骨骼漸漸變形,引致痛楚和骨折。佩吉特氏病的長期患者演變為骨癌的機會較高。
  • 以往曾患良性骨腫瘤─ 若曾患良性(非擴散性)骨腫瘤,演變成骨癌的機會相對較高。
  • 視網膜胚胎細胞瘤─ 假如有這種罕有眼癌的遺傳因子,患骨肉瘤的風險也相對較高。
  • 患有某些其他罕有的遺傳性疾病,如李法美尼綜合症,可能增加患骨癌的風險。
骨癌的病徵
骨癌的徵狀因發生部位和嚴重程度而異,不同種類的骨癌往往見於不同部位。例如:骨肉瘤最常見於下肢、小腿和上臂
  • 尤文氏肉瘤最常見於盆骨、大腿和小腿
  • 軟骨肉瘤最常見於大腿、盆骨、肋骨、上臂及肩骨
  • 梭形細胞肉瘤最常見於下肢、小腿和上臂
骨癌患處通常會痛楚或一觸即痛,晚上痛楚尤甚。隨着癌腫瘤長大,患處亦可能腫脹。假如癌腫瘤鄰近關節則可能妨礙該部位的活動。

不太典型的骨癌徵狀包括:
  • 疲倦
  • 發燒
  • 消瘦
請謹記這些徵狀亦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所以儘管不一定是骨癌,也應看醫生查究。
骨癌的診斷
骨癌可透過多種檢測診斷。

X光
很多時醫生只需憑患處的X光片便可診斷骨癌。X光亦有助確定骨癌的類別。

骨掃描
進行骨掃描需將少量無害放射性染色劑注射到靜脈。放射性染色劑會在有癌性細胞的骨骼部位結集,在掃描時顯現。骨掃描顯示骨癌的效果比X光片好,但如患者有其他疾病如關節炎等檢測結果亦會呈陽性,所以假如骨掃描結果呈陽性,也需要進行其他檢測才可確定是否有骨癌。

磁力共振掃描
磁力共振掃描(MRI)利用磁體和無線電波產生體內造影,醫生可在磁力共振掃描看到骨骼內的腫瘤。

切片
醫生通常會切片檢查腫瘤是否屬於癌性。切片是一小片組織樣本,交送化驗所檢測。

進行切片需要局部麻醉,一般用長針切取樣本,這個程序稱為粗針活組織抽檢。有時醫生也會進行手術切片,病人需局部或全身麻醉。

其他檢測
確診骨癌的患者需進行其他檢測以確定癌細胞是否已擴散,藉此將癌症分期。檢測項目通常包括透過胸部X光檢查肺部是否受影響,或以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s)查看體內其他部位是否有癌症跡象。
骨癌的治療
骨癌的治療方法視乎骨癌的類別、擴散範圍、患者年齡和健康狀況而定。這類罕見的癌症患者需要到專科醫療中心,由癌症專科醫生(腫瘤科醫生)和擅長特別治療方法的外科醫生治理。骨癌主要有三種治療方法。

手術
醫生會因應骨癌的擴散程度決定施行哪種手術。
  • 保肢手術─ 即切除腫瘤所在的骨骼。隨着近年外科技術的發展,透過外科手術治療骨癌愈來愈普遍。切除的骨骼部份會用金屬假體(人造替代品)或取自患者身體其他部位的健康骨骼(植骨)替代。
  • 儘管外科技術不斷提升,有時亦無法保肢。假如癌症已擴散至周圍組織,只有截肢才可清除癌細胞。主診醫護人員會給予患者精神支持和輔導,協助患者面對這個巨大的考驗。現時義肢(人造假肢)已發展得很先進,手術後患者一般可以重過活躍人生。醫院還可安排義肢專家到訪,替患者訂造義肢,另物理治療師會指導患者如何適應和善用義肢。
非手術治療

化療
化療是使用藥物殺死癌細胞,但這種療法可能引起副作用,例如疲倦、作嘔、胸悶或脫髮。化療對治療尤文氏肉瘤特別有效,此外亦可治療骨肉瘤等其他骨癌。

化療藥物種類眾多,通常是靜脈注射劑,有時亦會採用藥片裝。

醫生常在手術前後為患者做化療,以促進腫瘤切除手術和防止腫瘤復發。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利用射線殺死癌細胞,即用放射光束瞄準癌細胞,令其萎縮。

放射治療對治療尤文氏肉瘤特別有效,但有時亦用於治療骨肉瘤。醫生可在手術前先為患者做放射治療,以促進腫瘤切除手術,又或在手術後防止腫瘤復發。

治療後護理
患者接受手術後或需進行物理治療和其他支援,從而恢復正常活動能力。此外並要定期見專科醫生覆診,確保癌症不會復發。
相關資訊
此資料由保柏集團的健康資訊顧問團隊發布,並已經合適的醫療或臨床專業人員審閱。盡該等人員所知,有關資料為近期資料,並根據可靠而有醫學證明的資料而編寫。然而,保柏(亞洲)有限公司並不就此內容是否完整或準確作出任何陳述或保證。

此頁內資料及本頁所提述的第三方網站內任何資料均僅供指導之用,不應依賴此內容以替代合適或專業的醫療建議,亦無意取代醫學診斷或治療。保柏(亞洲)有限公司對閣下因使用或依賴此資料所蒙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第三方網站並非由保柏擁有或控制,任何人士均有可能查閱該等網站並在該處發表訊息。保柏對該等第三方網站的內容或能否查閱該等網站概不負責。最後更新於2017年8月。
更多內容收起內容

更多保險小貼士

bupa hero
Bupa Hero 非凡自願醫保 網上申請
  • 每年高達HK$4,000萬全數賠償保障,提供兩種保障地域範圍選項: 亞洲、澳洲及新西蘭或全球(美國除外)
  • 保費低至
    HK$256/月 查看
    bupa safe
    Bupa Safe 危疾全禦保 網上申請
  • 涵蓋高達85種危疾,提供最多三次一筆過賠償
  • 保費低至
    HK$36/月 查看
    返回文章列表
    Cookies可幫助我們為閣下提供更佳的保柏體驗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分析我們的網站性能、增強和定制有關內容以及用於廣告目的。 請單擊“確認”以接受我們對 cookies 的使用。 要了解更多信息,請單擊Cookies 政策聲明了解詳情。
    確認